为全面检验2021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完成质量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,4月21日晚,202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田楼8308教室开展202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答辩会,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肖文、席鹏、周进作为评审专家,教育技术学专业2021级、2022级、2023级全体本科生参加会议,会议由2021级班长杨梦芹主持。

答辩会分为项目汇报、专家点评两个环节。21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共有5个国家级立项项目小组参加,项目选题丰富多样,分别为“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师范生数字素养现状调查研究”、“大学生对chatgpt类产品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”、“‘高速摄影’和‘延时摄影’在科普教育资源中的应用研究”、“大学生利用B站资源持续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——基于用户满意度模型的实证研究”和“智力障碍青少年融入数字化社会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”。2021级本科生依次围绕项目背景、研究过程、成果创新及实践价值等内容进行结题陈述。评审专家结合项目成果材料及现场答辩表现,对项目的完成度、学术规范性和应用潜力进行综合评议,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。

评审专家席鹏老师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,提出分层指导建议:针对2021级同学,他鼓励要继续完善研究,深耕专业领域,将大创成果转化为未来学术或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;对正在开展项目的2022级学生,他建议要对标申报书目标,注重过程积累,从本次答辩中汲取经验,脚踏实地向既定方向迈进;对于2023级学生,他则强调要提前规划研究方向,关注教育技术前沿热点,将项目选题与个人职业愿景结合,为未来发展蓄力。周进老师从学术规范与能力提升角度进行总结。他充分肯定各项目选题的实践价值,强调大创研究应立足专业特色,服务于自身成长需求。同时,他建议学生积极与导师合作,尝试将研究成果向高水平学术刊物投稿,在科研实战中锤炼学术素养。

本次答辩会既是对2021级学生大创成果的检验,也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。未来,教育技术学专业将持续推进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,助力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成长成才。